就这么袒露着这四个大字,都用不了明天,今天晚上,这家店的牌子就得臭大街!
他笑得跟哭一样,很有心要去央求一句什么,可那紫藤花似的娘子已经提着桶往下一个目的地去了。
阮仁燧离得还算近,自然瞧得真切。
这娘子的确生得好看,瓜子脸,丹凤眼,眉宇间自有一种从容自若的神态。
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……
他心想:听起来是太医院的人,难道后来她也升职做了太医?
只是本朝的太医那么多,规制又与前朝不同,十之八’九又都是女太医,他一时之间还真是想不起来这是哪一位了。
至于本朝太医院为何会是女太医的天下——这就得追溯到高皇帝时期了。
好像前朝时候,还是男太医占据多数的。
只是高皇帝在位时,说男女大防,叫男太医给后妃诊脉有所不便,所以内庭多用女太医。
再之后太宗皇帝沿袭了这个风俗,也就一代代地成了定例。
阮仁燧小时候知道这事儿的时候,还觉得很奇怪来着。
大公主也觉得奇怪:“高皇帝他怎么一时开明,一时不开明的。”
阮仁燧也这么想。
以高皇帝的心xiong气度,怎么偏在这事儿上谈起了男女大防?
且近代以来,关于太医院的争议也从没停过。
女性太医几乎包揽了在太医院内的所有位置,这一行又讲究家学,又因为高皇帝留下来的这条规矩,所以这种家学往往是传女不传男的。
要传给女儿,就要叫女儿顶门立户。
要叫女儿顶门立户,那就得给她娶一个贤内助。
只是太医并不算是多么显赫的官位,要想在婚嫁市场上给承继家学的女儿找一个适合的男人,相对就有些困难。
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,没过多久,太医们内部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。
别人家的儿子不愿意嫁过来,就算有愿意嫁过来的,也往往不谙医理——那就娶同为名医世家门第里的儿子嘛!
你把你儿子嫁到我家,我把我儿子嫁到你家——大家都有合适的赘婿!
又因为两两结亲,称呼上不好听,所以往往都是三家,甚至于四家互换的,逐渐引为常例。
士林当中为此略有非议,只是终究没能坐大。
原因倒也简单——人吃五谷杂粮,总是会生病的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