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度内扣,推测身高
155-160
厘米。
“女士鞋印?难道有女性参与作案?”
小孙皱着眉,“但之前的皮鞋印和摩托车轮胎印都是男性特征,这女士鞋印是嫌疑人同伙,还是路过的村民留下的?”
小杨蹲下身,仔细观察鞋印:“鞋印新鲜度和其他痕迹差不多,暂时无法排除关联。松树林很少有村民来,路过的可能性不大,但也不能完全确定,先提取样本回去比对。”
在女士鞋印旁的落叶里,两人还发现了一小块塑料碎片,碎片呈透明状,边缘有撕裂痕迹,像是从某个食品包装袋上撕下来的。“碎片上沾着少量褐色污渍,暂时无法判断成分,”
小孙将塑料碎片装进证物袋,“说不定是嫌疑人抛尸后在这里休息时丢弃的,和之前发现的塑料药瓶能形成补充线索。”
小孙拿出勘查记录本,逐条梳理新发现的线索:“42
码皮鞋印与尸体旁一致、摩托车轮胎印延伸至乡间小路、黑色帆布纤维、金属打火机、40
码女士布鞋印、塑料碎片
——
线索比之前多了,但都太零碎,没有能直接指向嫌疑人的关键信息。”
“是啊,”
小杨叹了口气,擦了擦额头的汗,“皮鞋印只能确定嫌疑人身高范围,轮胎印没有更多特征,纤维和塑料碎片需要化验才能确认是否与案件直接关联,女士鞋印更是无法判断用途。死者身份也没头绪,尸体高度腐烂,衣物破烂不堪,没找到任何能证明身份的物品,口袋被翻空,明显是被嫌疑人刻意清理过。”
小孙靠在树干上,翻看着勘查记录:“你说,嫌疑人会不会是附近的村民?熟悉山林环境,知道废弃山道和沟壑这些隐蔽路线,有摩托车,还可能认识死者
——
不然怎么会特意把尸体抛到这么偏僻的地方,还清理了死者的随身物品?”
“有这种可能,但也不排除是外来人员,”
小杨反驳道,“外来人员只要提前踩点,也能找到这些隐蔽路线。而且女士鞋印的出现,让案情更复杂了
——
如果是村民作案,周边村民的情况我们后续可以排查;但如果是外来人员,排查范围就太大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