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腾小说

迈腾小说>重生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> 第248节(第1页)

第248节(第1页)

朱翊钧又让陆绎拔出他的佩刀作对比,但绣春刀本来就是用极为稀有的精铁所锻造,看不出什么差距。

于是,朱翊钧又命人取来一把京营士兵的佩刀,这一对比,差距就出来了。

戚继光的刀刀身更长、更窄、弧度更大,刃薄脊厚,从重量和色泽就不难看出,所用精铁和锻造技术也要好出一大截。

按照大明现在的锻造技术,并非造不出这样的刀,只是成本太高,效率太低,很难大规模量产。

而戚家军都装备着这样的军刀,看来,蓟镇每年及百万两白银的经费不是白花的。

朱翊钧问戚继光:“刀为何要这么改?”戚继光答道:“臣当年在浙江抗倭,发现当地士兵惧怕倭寇,实则是惧怕倭人手里的倭刀。

”“倭人对他们的刀也非常宝贝,人死了也要将刀夺回来。

”“臣便研究之后发现,倭刀的确更锋利,实战中也更能发挥其威力。

所以,根据倭刀改造了这把军刀。

”朱翊钧道:“昆夷道远不复通,世传切玉谁能穷。

宝刀近出日本国,越贾得之沧海东。

鱼皮装贴香木鞘,黄白闲杂鍮与铜。

百金传入好事手,佩服可以禳妖凶。

”“这是欧阳修歌颂倭刀的《日本刀歌》,倭刀源于唐刀,却在宋代就已超越我们,如今,更是拉开不小的差距。

”他把刀还给戚继光:“军刀够用就行,再锋利的刀剑,也不过是短距离近身拼杀,哪里比得上火器的威力?”他自己就是个习武之人,但也明白“武功再高,也怕子弹”这个道理。

冷兵器发展到现在,已经到达巅峰,再怎么卷也卷不出新花样,不如换个赛道,研制和大规模装备杀伤力更大的火器。

戚继光惊叹于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远见,其实,这都要归功于冯保,十多年来在他身边,给他讲故事,和他一同读书学习,潜移默化对他的影响。

接下来,是军士们展现骑射和武艺,朱翊钧也让他带来的人下去跟人家比试了一番,有输有赢,锦衣卫不算丢人,京营军士被戚家军完虐。

朱翊钧还不忘对戚继光提要求:“你最擅长练兵,蓟镇的兵练好了,也别忘了京营的兵,这可是你当年在奏疏中承诺的。

”戚继光抱拳笑道:“一定!一定!”。

小事元辅自己就处理了,大事都不忘向皇上禀报。

终于,蓟镇练兵结束,朱翊钧也该回去了。

回到紫禁城,张居正和吕调阳带领六部九卿、都察院在宫门口迎驾,朱翊钧别人都叫去文华殿,说了说这次蓟镇的见闻。

说来也巧,朱翊钧出门大半个月,文华殿中,积压了不少奏章。

就有人因为这次戚继光在蓟镇举行声势浩大的练兵,而弹劾他。

理由是,他每年要花费朝廷上百万两白银的军费,并没有歼灭多少敌人,反而花在了大规模演习这种华而不实的地方。

:“朕亲自在蓟镇校阅二十日练兵,非但没有感觉华而不实,反到认为很有必要。

”“各地总督、总兵都应该向戚继光取取经,学一学他是如何练兵,如何根据敌情布阵,如何让军士保持战斗力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