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,就连他自己也是算法、御制大诰、回回文字,除此之外还要学骑射。
”朱翊钧去拉隆庆的手:“父皇你瞧,他们比我学的还多呢。
”难得出门一趟,虽然是很严肃的场合,但隆庆宠孩子,见他高兴,便也随他:“你还小,以后都要学的。
”“赵大人,”他问赵贞吉,“那你说,我若来国子监读书,应该在哪一堂?”他这是给赵贞吉出了个难题,若说读初级三堂,人家是皇太子,未来皇位继承人,皇上听了肯定不高兴。
若说读中级堂、高级堂那也不像,毕竟朱翊钧只有八岁,而国子监生是可以直接参加进士科考试。
赵贞吉不愧为徐阶的学生,见过大世面,巧舌如簧:“所有学生入国子监皆分入初级三堂,通过考试积攒学分,升入下一等级。
”“老臣早就听闻太子殿下聪颖早慧,天资极高,入学八个月后,定能升入下一级学习。
”朱翊钧问:“为何是八个月。
”赵贞吉说:“因为一月一考,优秀得一分,中等得半分,差等不得分,是以最快八个月。
”“原来如此。
”话是这么说,但其实,国子监的考试非常严格,几乎没有人能快速通关,读一辈子还是监生的比比皆是。
但这话隆庆听了高兴,哪个当父亲的不想听别人夸自己儿子是天才呢。
参观了每一件学堂,最后他们来到国子监的》。
难得在圣驾面前有表现的机会,讲得好,别说高升,登阁也是指日可待。
他也的确给隆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,夸他议论侃直,进止有仪,阐发有旨,音畅仪端,还说自己深受感动。
听完有什么启发,他是一个字也不提。
朱翊钧倒是很认真的听完了,但也没有他爹这么感慨。
回来之后,他突发奇想,问冯保:“大禹距离我们有多远?”冯保掐指一算:“大约三千五百年左右。
”朱翊钧又问道:“三千五百年前的世界和现在一样吗?”冯保说:“当然有所不同。
”“那他治理国家的方法,我们还能用吗?”“!!!”冯保惊讶的看着他,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水平了。
不要说三千多年前的大禹,就算是同一个王朝的不同阶段,治国思想和策略也是不同的。
要不你的张先生为什么一定要推行改革呢?“这是一个好问题,殿下应该带着这个问题,在不断学习中寻找答案。
”朱翊钧每天除了读书就是习武,他的棍法练得愈发精进,隔三差五就去找陆绎和刘守有切磋,虽然还是打不过,但进步肉眼可见。
刘守有说:“以殿下现在的伸手,京城巡捕营的官差,一个能打两个。
”朱翊钧说:“打巡捕营有什么意思?”刘守有诧异道:“巡捕营也很厉害的。
”朱翊钧说:“我要打你这样的。
”刘守有笑道:“那还得多练几年,毕竟我可是武进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