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腾小说

迈腾小说>长孙皇后穿越 > 第305节(第3页)

第305节(第3页)

最理想的方式自然是哪里决堤就修筑哪里的堤坝。

反正只是一次小规模决口,何必兴师动众,花那么多银子。

朝廷的钱也是钱,不能毫无节制的乱花。

朱翊钧一言不发坐在那里听他们吵架,听着听着就觉得脑袋疼。

前些日子,他在南京,那里的官员讨论漕运还是海运,许多人积极支持漕运,说是潘季驯治理黄河颇有成效。

现在这些山东、河南的地方官,又开始反对此事,理由简单粗暴——不想花钱。

反对派个个言辞激烈,朱翊钧尚未亲政,涉及到上百万两银子的投入,他也不能脑袋一热就拍板决定。

于是,这件事还得送往内阁,由张居正等人再行商议决定。

朱翊钧在给张居正的信中表示,看过潘季驯的奏章,条理清晰,有理有据,他更倾向于此方案。

再则,潘季驯为官清廉,从未出现过借修筑河堤敛财的情况。

他曾多次治理河工,经验丰富。

如果有省钱的法子,他肯定比那些地方官清楚,既然他没提,那就是不可行。

但这只是他的推测,具体如何,需要内阁商议之后再行决断。

即便奏疏没有批复,潘季驯也没有闲着,仍是每日沿河岸亲自勘察。

朱翊钧让他放心,只要他的奏请合理,有利于黄河两岸百姓及漕运河道,此等利国利民之事,花多少银子,朝廷也会支持。

这边治理黄河之事尚未有定论,就有济宁地方官呈上奏疏,说皇上既然来了山东,理应亲临曲阜拜祭孔庙,召见衍圣公。

朱翊钧看完奏章,直接就拒绝了:“朝廷每年都会派礼部官员祭拜,倒也不必我亲自走一趟吧。

”他又嗤笑一声:“还有那衍圣公,他究竟是不是孔子后人也未可知,不见也罢。

”当初嫡传的衍圣公跟着宋高宗南迁临安,金人来了,封其弟为衍圣公,后来蒙古人把金人打跑了,自己又封了个衍圣公。

冯保叹口气:“陛下,孔子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,而您,是天下人的君主。

”朱翊钧明白的意思,天下读书人都敬孔子为师,他身为天子,亲临孔庙,是向天下士人表达皇帝对他们的重视。

连金人和蒙古人都知道,只要掌握了孔家,就能掌握天下读书人,掌握了天下读书人才能真正掌握中原文明。

朱翊钧也是读《四书》《五经》长大又怎会不知道呢?他还是去了趟曲阜,祭拜孔庙,又命衍圣公面圣,为他讲解《论语》。

听完,他当天又返回济宁府,宣潘季驯面圣,汇报黄河的情况。

虽说决口不大,但……虽说决口不大,但朱翊钧十分忧心沿岸百姓,亲自走访,了解受灾情况,朝廷的赈济和安置,以及他们现在的生活。

得益于这两年全国各地的大丰收,地方衙门无论是银子还是粮食,都有些余存,再加上受灾地区只有一两个村子,几十户人家,赈济灾民的工作做得都很到位。

这一点朱翊钧还是很满意的,正好跟他一路的还有个大夫,给陈实功在村口摆了两张桌子,加上他那当归、黄芪两个小厮,为当地村民义诊两日,不但看病不要钱,连药材也是分文不取,为当地百姓切切实实的解决了不少问题。

潘季驯从旁伴驾,在治河方面,朱翊钧有什么疑问,都会让他来讲解,尤其是他擅长的“束水攻沙”,现场举例,把其中原理,掰开揉碎,讲得明明白白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