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跪在地上,向朱翊钧恭敬一拜:“臣,按察使司副使蔡可贤,扣减陛下。
”“起来吧。
”蔡可贤站起来,朱翊钧盯着人家看了半晌,笑道:“爱卿果真名不虚传,丰姿白皙如神仙。
”此人正是曾经单骑前往蒙古营帐,与俺答使者交涉,后又得三娘子垂涎,掳走十余日的蔡可贤。
如此看来,确实气质出尘,相貌堂堂。
听到朱翊钧的话,蔡可贤汗颜的低下了头,心道:“如此言语轻浮,你若不是皇帝,我能跟你拼命。
”嘴上却说:“前尘往事,陛下就不要取笑臣了。
”朱翊钧大笑:“这怎么是取笑呢,这是朕对爱卿的认可。
”至少是颜值上的认可。
蔡可贤仍是低着头,羞中带怒。
他寒窗苦读,一朝高中,本想凭才华兴邦立国,奈何却因为一副好皮囊,频频引人注意,甚至招来无妄之灾。
他已被罢官,回家闲着,本以为此身报国无望,忽然又官复原职,还是天子亲自下旨。
朱翊钧让人蔡可贤赐座,问了他一些地方兵马、钱粮和屯田之事。
按察司副使兼兵备道,集军政、监察大权于一体,尤其对于边镇而言,至关重要。
面对面向皇上汇报工作的机会难得,蔡可贤抓紧时间,把这几年的工作都总结了一遍、其中,就提到这样一件事:“近些年来,山西商业兴旺,行商人数颇多,其往来资金可达十多万至上百万两白银。
当地官服为增加收入,在各地设卡,征收捐税,有些官吏乘机以各种名目贪赃,为此,朝廷曾派人到各地监督,而这些监官也多利用职权敛财。
”按照大明以往习惯,派京官监督地方官,又派科道官监督京官,再派太监监督科道官……最终,起不到监督的效果,反倒把上述官员全都养肥了。
朱翊钧惊道:“还有这么事?”蔡可贤躬身:“请陛下明察。
”科道官违背权重,太监更是飞扬跋扈,尤其在隆庆时期,穆宗纵容宦官,以至于这些外派的太监,在各地大肆敛财。
蔡可贤一个小小的按察司副使,管不了京官,更管不了太监。
朱翊钧来回踱步:“你写个折子呈上来,朕派人去查。
”“你回去之后,严厉整顿山西各处关卡,立即取消苛捐杂税,惩治不法官吏,使货运畅流,扭转风气。
”“臣遵旨。
”思忖片刻,蔡可贤又道:“臣还有一事。
”“你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