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此之外,汪道昆在文学上的造诣也非常高,可与文坛领袖王世贞齐名。
他之所以与谭纶、戚继光私交甚笃,除了曾经一同抗倭之外,也因为在诗词上有共同爱好。
巧合的是,汪道昆也是徽州歙县人,与殷正茂不仅是同年,也是同乡。
出发之前,朱翊钧还对汪道昆说道:“到时,带上你刊印的诗文集,朕在路上看看。
”除了汪道昆,新上任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赵梦祐负责护卫圣上安全。
朱翊钧还点名成国公朱时泰父子、英国公张溶父子、平江伯陈王谟父子,还有他表哥李承恩一同前往。
其实,朱翊钧还想着让张居正和他一起去,看看他们这两年来整饬边防的成果。
但张居正身为首辅,整个帝国大小事务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,况且内阁只有两位辅臣,他实在走不开。
朱翊钧笑道:“那我还想带一个人去,张先生答不答应?”张居正猜到了他想带谁:“陛下是想带上懋修?”朱翊钧摇摇头:“懋修要考状元的,让他在家里好好读书,我想带上简修。
”这倒让张居正有些意外:“简修?”朱翊钧点点头:“他也十三岁了,带他出门见见世面。
”他是真把张家兄妹几人当亲人一样照顾,事事都想着他们。
张简修听到这个消息,开心得一蹦三尺高,被张居正瞪一眼,又老实了。
等他爹一走,他又嘚瑟起来,在哥哥姐姐面前蹦跶:“呜呼~皇上要带我出门去咯!”“大哥二哥三哥,你们就乖乖留在家里读书吧。
”“姐姐,我听说刘家又来提亲了。
”四人不理他,各自散开,回了自己的小院。
张简修年纪小,倒也无妨,看那些情情爱爱的戏本子,要是被首辅知道了,岂不要叫去文渊阁挨顿骂。
朱翊钧又道:“那你给我讲讲吧。
”“……”汪道昆的杂居集,开篇就是《高唐梦》,讲楚怀王梦中临幸巫山神女,讲不了一点。
朱翊钧也没为难他,留下他的诗词集慢慢看,便让他退下了。
夜里,驻跸行宫,朱翊钧先让陆綵快马到蓟州,传口谕给戚继光,明日他和谭纶前来迎驾,闲杂人等都不许来。
朱翊钧好不容易出一趟门,一个人用膳没意思,便召来李承恩、张简修陪他一起吃完饭。
想到李承恩这时候肯定和朱应桢在一起,又吩咐王安:“让朱应桢和陈胤征一起来吧。
”陈胤征是平江伯陈王谟的次子,他上面有个兄长,将来轮不到他承袭爵位,但朱翊钧让他同行,是因为陈胤征的母亲,平江伯的继妻,是皇太后的妹妹,朱翊钧的小姨。
陈胤征是他表弟。
同样是母家的表兄弟,陈胤征和李诚铭截然不同。
李伟是外戚,祖上虽然也随成祖参加过靖难之役,但几代人过去,家族早已没落,凭着女儿获封爵位。
平江伯不一样,陈王谟的祖先是陈瑄,曾经多次随蓝玉征讨南番、越巂,又多次镇压西南土司叛乱。
建文四年,陈瑄统领水师,镇守南京江防,燕军抵达浦口,陈暄主动率水师迎降,使燕军顺利渡江,攻入南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