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故意散布谣言,说我们这些受害者其实也有问题,是贪心才会上当的。」
陈默听了,眉头紧皱。他知道,这种谣言如果传播开来,会对受害商人的声誉造成很大损害,也会影响整个案件的正面效果。
林正源问道:「是谁在散布这些谣言?」
另一个商人说道:「主要是一些与我们有竞争关系的商人。他们嫉妒我们追回了损失,所以故意造谣中伤。」
陈默问道:「你们有具t的证据吗?」
钱富贵说道:「我们听到了一些传言,但要说确凿的证据,还真没有。这些人很狡猾,不会留下把柄。」
陈默沉思了片刻,说道:「这个问题确实需要重视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不仅会影响你们的声誉,也会影响我们打击犯罪的效果。」
林正源点头道:「陈师爷说得对。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。」
陈默说道:「在下建议,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。第一,主动澄清事实,让更多的人了解案件的真相。第二,调查那些散布谣言的人,如果发现他们有恶意中伤的行为,就依法处理。」
林正源同意了陈默的建议。接下来的几天,他们开始了新的行动。
首先,陈默起草了一份详细的案件说明,客观地描述了诈骗案的经过,强调受害商人是无辜的,他们的遭遇值得同情和支持。这份说明被张贴在县城的各个重要场所,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。
同时,陈默也开始调查那些散布谣言的人。通过暗中走访,他发现主要的造谣者是一个叫做李富的商人。这个李富经营的也是丝绸生意,与钱富贵等人是竞争对手。
李富是个很狡猾的人,他从来不直接说钱富贵等人的坏话,而是通过暗示和影s的方式散布谣言。b如,他会在茶馆里说:「现在的商人啊,都太贪心了,看到便宜就想占,结果被人骗了还要官府帮忙。」虽然没有点名,但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谁。
陈默意识到,要对付这种人,必须用特殊的方法。他决定设一个局,让李富自己露出马脚。
陈默首先派人散布一个假消息:说县衙正在调查造谣的人,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,很快就会采取行动。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李富的耳朵里。
李富听了,心中很慌张。他担心自己的行为被发现,於是开始四处打听消息,想知道县衙到底掌握了什麽证据。
陈默早就料到李富会有这种反应,他安排了几个可靠的人,故意在李富面前透露一些「内部消息」,说县衙已经知道是谁在造谣,正在收集证据准备抓人。
李富听了这些消息,更加慌张了。他开始考虑是否要主动向县衙承认错误,以求宽大处理。
就在这时,陈默又派人给李富传了一个消息:说有人愿意帮他摆平这件事,但需要他提供一些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