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画是好画……”张孝贞道,“只是杜兄大可以缓一缓献上,别急于一时。”
杜暹忙问玄虚,张孝贞便说:“杜兄不闻‘内阁’之事?”
杜暹道:“听说了,怎么?”
张孝贞道:“要在以前,进入政事堂便是位极人臣,可以大展抱负;但现在嘛,在我看来真正值得进取的反而是内阁的那五品小官。”
杜暹听罢若有所思地沉吟起来,张孝贞哈哈一笑:“那五品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,现在的三个学士,你瞧瞧都是些什么人。杜兄几番跟随今上南征北战,又饱肚诗书,有这样的出身何必去争政事堂那七个位置?话便尽此,你琢磨琢磨我说得对不对。”
张孝贞几次为杜暹出谋,事后都证明此人确有不同寻常的见识,多以杜暹这回也额外重视他的见解。
“对了,今日拜访杜兄,是有另一件事。”
张孝贞转口说道,“家兄(张孝嵩)仍在安西带兵,部下只四千余将士,情况不容乐观。我替他想了一个法,但不便自己上书,再说今上眼里又没我这个人,上书也不一定受重视。所以想请杜兄帮个忙,把事儿往今上面前说一声。”
“没问题,有我能办到的事自然义不容辞。”杜暹还没问是什么事,就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。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……
薛崇训刚刚登基称帝,还是表现出来比较勤政的,无论有没有大小朝几乎天天都要在紫宸殿与大臣见面,仔细听大家的建议从谏如流,姿态要做足。
而且有了货真价实的君权,批复奏章和各项政令的程序简单,中枢运转得也效率起来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杜暹要进宫去替张家说句话就很容易了,律法,此时的人们只能像蝼蚁一般卑贱麻木地活着。我们远远超越了西方的大食,如果让他们涉足西域等地,就没有任何道义可言,人们会毫无道理地被烧死,就算是默啜可汗统治时的突厥也充满了野蛮残暴,怎么和大晋相比?归顺朝廷才是明光大道。”
阿史那卓崇拜地看着他,一时间没顾得上多想,脑子里浮现出了人间天堂的世界,就像眼前的大明宫。
或许如此宏伟的奇观给她的感官冲击太大,初到此地简直能让人放弃以前的现实阅历,重拾起了遥远的梦想。
但就算是在京城长安在大明宫,凡事都有道义么……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