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是我们从异地恋,变成了异国恋。
她去了墨尔本,在小巷里的咖啡馆当学徒,也去过哥本哈根短暂游学,还到了很多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地方,每到一个城市,她就会寄一张明信片给我。
很快,她寄给我的明信片,b我们毕业之後见面的次数还要多。
二零一九年,她终於回来了,这一次,不再只是学经验,而是要开一间属於她的店。
我说,「这些年我赚了不少,你要多少我都可以给。」
她摇摇头,「我的梦想我想自己实现。」
「就当我投资啦,我也想参与你的梦想。」
最後在我的软磨y泡下,我出了大部分资金,而她从选店面、装音响、订家具、选杯型、设计菜单、监工油漆,几乎一手包办,没日没夜。
二零二二年初,她的咖啡馆终於开幕了。
名字叫——「静候咖啡」
我一开始不明白这个名字的含义,她回,「我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,我,苏瑾一直在等待你的光临。」
开幕那天,她特地在角落放了一张椅子,上面挂着一个牌子——「:我永远的ai人」。
「你一定要来,我可是给你留了专属椅子、专属杯子,还有特调。」她说。
我笑着答应了,其实我不是不想去,而是工作实在是太忙碌,根本ch0u不开身,我去店里的次数屈指可数。
而咖啡馆开幕後整整一年多,生意都还是普普通通。
毕竟故事就能换咖啡,这实在是太不赚钱了。
她每天报表传来,我像在读一封封没署名的求救信。
但再怎麽难熬,我们始终没说放弃。
後来,我悄悄联络了之前在网路上看过很有名的部落客「荔枝」,请她替苏瑾写了一篇宣传贴文。
里头附了几张我偷偷拍的她冲咖啡的照片,背光打在她背影上,像多年前高中教室里那道冬日的光。
贴文一出,转发破万。
年轻人开始打卡、情侣排队,甚至有人特地从搭高铁来朝圣那张「」的小椅子,生意逐渐上了轨道。
那天晚上,她传来讯息,「你花钱请演员吗?怎麽生意这麽好?」
「花钱请演员?还不如花钱请人宣传b较实在。」
她打了一个「哼」过来,然後补了一句,「谢谢你,一直支持我的梦想。」
然後又传来一句。
「但你是不是该来喝特调了?你好像还没有喝过。」
「好,明天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