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腾小说

迈腾小说>黑夜书库网 > 尘埃(二)(第1页)

尘埃(二)(第1页)

2023年6月4日

创建时间:20236412:45

标签:尘埃二

浪姐

我到韩国去之前,在北京就认识了林,林看着年纪很小,听别人说才17岁,高中都没毕业。别人告诉我,林实在不想读书,所以去韩国,高中毕业证家里通关系领,她只需要在北京玩就好。我有点疑惑,去韩国不也是读书吗,在中国读不下去,到韩国就变成爱学习的好孩子了?

第一次见到林,她小心翼翼的叫我:“哥。”我看着这个动作孟浪,性格外放的女孩,觉的林和我之前见过的女生都有点不一样,但又说不清有什么不一样。好像茅草房见到水泥屋,有点好奇,有点膈应。我的第一感觉没有骗我,仅仅三天之后,我和林就发生矛盾。其实说不太清楚,到底有什么矛盾,有什么矛盾呢?都是待入学的学生。不管怎么说,我和林说不到一块去。吃午饭的时候,我骂了林,我觉得我大林好几岁,骂她一句又怎么样。林赌气跑开,脸色看着不好对付的样子。林有一种和她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老练,我有时候甚至觉得她的心理年龄比我还大。

一起在中介等待去韩国的学生,除了人小鬼大的林,还有一个东北“大姐”和她妹妹,两个人都长得胖乎乎。“大姐”嘴很碎,家里是开饭馆的,一副见多识广,八面玲珑的样子。最后还有个天津的女孩子,叫易,说一口地道天津话:“这个人倍儿丑!”我们几个准留学生一起去菜市买菜,然后由“大姐”和她妹妹主厨,拼饭吃。

郁闷的是,我不仅和林相处困难,和“大姐”,易也膈应得很。林不用说,一身用不完的精力和算计,好像一只随时准备进攻的小母狼。“大姐”表面洒脱,其实市井气隔三里地都能闻到,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是到她饭馆吃饭的客人,她勉强应付我们,心里说:“吃完赶快给我滚!”易家里也是开餐馆的,韩国餐厅,所以去韩国留学。易一句话能把人戳10米远,我问易:“你昨天买洗洁精了?”易正眼不看我:“你哪只耳朵听见我买洗洁精了?!”我可是和她刚打交道,又没得罪她,易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怼王。

我骂林之后,就不再和她们一起吃饭,她们也不搭理我。我刚到一个新地方就被孤立起来,但说实在的,我并不太难过,因为这几位“浪姐”和我确实是两个世界的人。上韩语课,林在教室里跑上跑下,全然不顾老师的尴尬,几乎有挑衅老师的意味。“大姐”和易在一旁帮腔,把朝鲜族老师晾在讲台上。林指着世界地图说:“我们马上要去韩国了!”“大姐”用手指着欧洲说:“对,对,就去那里。”林和易都尴尬起来,“大姐”搞不清楚状况:“不对吗?哪里不对?”

唯一给我安慰的是“大姐”的妹妹,虽然看上去她和“大姐”一样市侩,其实性格很温柔。做午饭的时候,她会仔仔细细切豆腐,切成小块,拌上佐料,做一盘冷拌豆腐,东北风味,我在四川没有见过。

本以为就这么各混各的,我和浪姐们彼此不再相扰,哪知道我从南京回来后,风云突变。那时候,来很多新同学,都是准备去韩国留学的准留学生。我发现他们似乎都避着我,有的更夸张的表现出对我的厌烦。我惊奇不已,我可不认识这些新同学啊。一天我和林迎面相遇,我看见她阴恻恻的抿嘴笑一下,然后目不斜视,趾高气扬的从我身旁走过。我恍然大悟,肯定是林趁我不在北京的时候,散播什么对我不利的信息。我大囧,林才17岁,竟然懂得用这种阴招报复我。哪怕我确实骂过她,也不该玩阴的啊。

对林的这种阴招我很无奈,我也不好意思去问别的我都不认识的同学,林到底说我什么。我心里憋一口气,觉得这个小女孩不简单啊,不简单。听别人说林家里卖衣服的,生意做得很大,崔永元都去她家买衣服。我脑海中浮现一个词“奸商!”但对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孩贴这样的标签实在不地道,我也只好忍气吞声。想不到我这个大学毕业生,上过班的“成年人”,被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小女孩挖个坑,我简直太蠢。

到韩国后,我和“浪姐们”不再有直接来往,但低头不见抬头见,还是常常碰面。一次在公交车上,我遇见易赶车,旁边有个一个中介来的北京学生。北京学生长相粗鲁,说难听点,一脸流氓相。北京学生拿着斗鸡眼觑易,易显然吓到,她看见我在,面露求助之色,表情凄婉。我看着他们俩,知道并没有危险,况且我守在旁边呢。我以为经此一役,易对我会有所改观。哪知道三个月过后,易和北京学生相安无事,危险解除,易再也不拿正眼看我,好像我是个枉做小人的傻逼。我对这几位浪姐彻底服气,从此避之唯恐不及。

故事还没结束,我们班新来一个浙江的女同学理,她有一天上学的时候,哀怨的说:“林撞我,我说:‘你再撞我,我只有回国了’”。我大惊,忙问理为什么被撞,理不好意思说。后来才知道是林喜欢男同学松,但松喜欢理,所以林攻击“情敌”。我有一次看见林隔着窗户打量我们班,看见我和理这两个她的手下败将,掩饰不住的得意。林,易和另一个男同学福住在一起,据说洗衣服,做饭,打扫都用热水,一个月煤气费都要好几千。

我最后一次和“浪姐们”接触是在家附近遇见“大姐”,“大姐”没有和我们一起来韩国,她比我们后来。“大姐”在我家附近迷路,不知道该怎么回中介的出租屋。她看见我,好像看见救星,一把拉着我说:“怎么走啊,怎么回去?”我没好气的甩脱她,头也不回的走掉。我知道她很快就会找到去路,因为那附近很多我们一起的留学生。这就是我和“浪姐们”的最后一次交道,再以后,没有来往。

我到韩国之后才遇见理,理是浙江人,身材苗条,面容秀丽,说话细声细气,性格温和。我和理在一个韩语班,有时候上课就挨在一起。理会把她买来当早餐的饼干分给我,别说,韩国饼干还蛮好吃。理很有正义感,那次,雪当着全班“攻击”我,给美国同学郎交投名状,全场鸦雀无声。只有理一个人低着头,哀怨的小声嘀咕一句“汉奸!”这就是理的独特,她虽然是个女生,而且是一个江南秀丽女子,却敢当众表明自己的态度,让人刮目相看。

韩国老师问:“你们喜欢什么样的人?”有说喜欢长的帅的,有说喜欢爱干净的,理理直气壮的说:“我喜欢正直的人!”连韩国老师都被理的气势震住。我去理家里玩,理在卧室里补瞌睡,她晚上熬夜看欧冠。理起床后请我吃她从浙江带来的鱼片,撕一大片塞给我。我问理:“你家里有钱吗?”理点点头,肯定的说:“有钱,有钱的。”看着理不容置疑的回答,我被逗乐,理就是这样,说话直率而干脆。我们几个留学生玩真心话大冒险,轮到理,松问理:“你是处女吗?”我们都被这个问题吓到,不知道理要怎么回答。只见理眼神忧郁,点一点头,说:“是的。”众人释然,理用一个最直接的回答,化解尴尬。

其实,我也听说,松喜欢理,要找理“耍朋友”,但被理拒绝。我有一次问理:“别的女生都找男到屋米助学伙伴,你怎么找个女的?”理不以为然的说:“我为什么要找男的?”说完,挥挥手,好像很厌烦男生。后来的事情变得有些荒诞,我们班的女同学军和她的内蒙女生室友闹翻,内蒙女生搬走,理搬过去和军一起住。我想这下安稳了吧?哪知道没过几个月,军和理也闹翻,理到处找房子搬家。

理搬家不仅仅是由于军的原因,理找到男朋友,一个比理小几岁的小男朋友。我见过这个小男朋友,长相清秀,干干净净,性格孤傲,不苟言笑。军有一天咋咋呼呼的来找我说:“kev哥,不得了啦。房东阿祖妈大骂理。”我忙问为什么?军说:“理和她的小男朋友在出租屋过夜,被房东阿祖妈发现,阿祖妈骂理不要脸,要她赶快搬走。”就这样,理搬出去和她的小男朋友同居,松在一旁干瞪眼。

理是那种有江南灵秀气质的婉约女生,我一直对她印象蛮好,觉得她有一种中式古典美,直到我回国被送进精神病院。我开始反思我和理的关系,我突然意识到理很可能是在故意接近我,她有可能是个美女间谍!我被自己的想法吓到,思来想去,我觉得我的判断没错。那个时候,理已经回国。理曾经对我说过:“我留学才不来韩国呢,我想去法国。”理到韩国来不为留学,为什么?我要问问清楚。我在qq上开门见山的问理:“你是不是来故意接近我的?”理开始还辩解两句。我直接把话挑明:“我知道你们有很多人!”

理放弃辩解,她像一个摘下面具的木乃伊,赤裸裸的说:“我没怎么样,不是吗?”我开始和她胡扯,我说:“你会杀人吗?”理回一句让我记一辈子的话:“我先杀你!”我惊呆了,这还是那个说话小声小气,温温柔柔,哀怨缠绵的嘀咕:“我喜欢正直的人”的理吗?理不再做淑女状,她命令我:“我写了一首诗,你把它翻译成韩文!”我没好气的说:“水平不够!”理不再理我,几天之后,她从我的qq上彻底消失了。

我们韩语班有一个国内某重点高校来的奖学金生——盐。盐并非拿的韩国奖学金,而是国内的公费留学基金,据说奖学金丰厚,生活无忧。盐是一个女生,个子矮矮,眼神犀利,戴副眼镜,常猫头鹰一样的环顾四周。盐硕士毕业,来韩国读博,据说托福高分,是一名女学霸。我对高学历的科研人才历来高看一眼,再加上盐年纪偏大,我对她是很尊敬的。

但盐似乎看不上我这个小角色,没拿正眼看过我。其实不仅我,对班上其他同学,盐也淡淡的。盐和同学说话的时候,小心翼翼,戒备森严,似乎对谁都不怎么相信。我一直以来有一种迷思,觉得学历高的人道德素养也应该高,所以我常常幻想盐是一个正义的女学究。但很快,我的幻想破裂。在雪攻击我之后,我被全班孤立,我以为盐会有某种不一样的态度,毕竟盐是博士,而且是女博士。我幽怨的望盐一眼,盐面无表情,目空一切。

我叹口气,几欲落泪。盐突然发话:“想做圣人啊?!”我被盐的话吓到,我看见盐一脸厌弃的看都不看我。盐意犹未尽,又说:“是个次品吗?”谁是次品?当然我是次品。我完全明白了这位女博士的态度,她骨子里几乎和雪一脉相承。我的学历崇拜症被彻底治愈,从此以后,我不再对任何的硕士,博士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
盐很高兴她的立场在我们班受到默认,她是一个聪明人,我们班都是聪明人,所以他们理应互爱互助,清除异己。盐并非和所有人关系冷淡,她和理的关系就很好,常常一起吃饭聊天。我们班有一个以色列同学,叫舞。盐和舞的关系也很好,下课后,两人并排在校园里散步。舞是一个高高大大的以色列男生,很成熟,成熟到不太像学生,像一个精明的生意人。想想有点忧郁,中国女博士的心中所好原来是一个异国的老江湖。

看清盐的底色后,我对她也变得不客气起来。有一次,我当面怼她,我以为会被盐反击。哪知道盐像个弹簧一样,你一缩,她就打你;你一压她,她就缩回去。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,我委委屈屈的时候,马上变成盐口中的“次品”;我耀武扬威的时候,盐看我的眼神都是崇拜的。对盐这样的人精,我还真没什么好办法。

转班之后,有一次我在过道遇见盐。她态度友好的对我说:“kev,你回来吧。”我盯着盐看三秒钟,想她又在打什么主意。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盐。回国之后,我在成都和军见过一面。军告诉我说:“kev哥,我读大学的时候,还上过盐的课呢,她在庆熙教本科。”我说:“上她的课应该不会挂吧?”军说:“当然不会,她早就给我保证过,上她的课,轻轻松松!”这是我最后一次,得知盐的消息,从此以后,我没有再收到这位女博士的信息。

我小学的时候,班上有一个回族女同学,叫夏。夏长着一张方形脸,在女生里面,看着很英武。夏是那种大大咧咧的女生,她不会做出一副小家碧玉的样子,她的气质让我想起一句诗: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夏就是那种,大开大合,大笑大闹的女生。说起来,夏在我们小学班上,还算女生中的一霸呢。

我记忆最深刻的是,有一次夏上课迟到,夏老是迟到,好像家里没有钟表一样。数学老师不让她进教室,当着全班批评她。夏横眉怒目的站在教室门口,不声不响的流眼泪。数学老师说话比较严厉,她说:“流什么马尿水,要流回家去流!”这句话彻底激怒夏,她作势就要扑到数学老师面前,似乎要打老师。众同学赶忙把夏拉住,数学老师也被吓到,不敢再批评夏。要知道那个时候,夏还不满十岁,可见她的勇猛。

夏不是那种普通意义上的好学生,她不交作业,迟到早退,打架,骂脏话,上课开小差,课后咋咋呼呼的大叫大嚷,班主任也常常敲打夏。有一次,夏拿一罐塑料胶来学校玩,塑料胶可以吹泡泡,同学们都很喜欢。夏说:“这个塑料胶只有我家附近才有卖,其他地方买不到,你们要买的把钱给我,我帮你们买!”同学们蜂拥而至,纷纷交钱给夏,等着夏买来玩具。哪知道,夏是那种什么事转头就忘的人,一个星期,两个星期,夏还没把塑料胶买来。

同学们开始气愤,跑到班主任那里告状。班主任通知夏的爸爸来,一天下午上学的时候,夏爸爸来到班上。他问:“欠谁的钱?”一大堆小学生涌上去,夏爸爸一一把同学的钱退还,夏站在一边,呆若木鸡。夏爸爸转身一个耳光,扇在夏脸上,头也不回的走掉。下午,夏没来教室上课,不知道哪里去了。放学的时候,我在楼梯拐角处,看见夏抱着腿,坐在楼梯角落里,正流眼泪呢。夏哭起来是没有声音的,只是怔怔盯着前方,泪流满面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