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沉的号角声响起,西域联军撤军了。
凉州军并没有追击。
一来他们现在群龙无首,二来他们数量上也处于绝对的劣势。
眼下当务之急是赶快返回凉州城中。
他们丢下了手中的兵刃表示自己绝无恶意。
随后城门打开,他们陆陆续续进城。
面对几万降兵,如何处理绝对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赵洵在和吴真卿商议了一番之后,选择了把他们暂且安置在城中。
但这些降兵中的军官必须要处理。
他们或多或少知道去沙洲的目的,可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遵命照做,这和毫不知情的凉州士兵是两个性质。
赵洵命人将这些军官全部缉拿斩首,几百颗人头悉数挂在城墙上示众。
闪电般的处理了凉州之变,总算是稳住了局势。
失去了军官的蛊惑后,这些凉州士兵不可能再做出谋反的事情。
接下来就是给朝廷写奏疏说明情况了。
这才是真正令人脑壳痛的事情。
就算显隆帝再怎么不待见魏王,但李琏也是显隆帝的亲儿子,不是妃子跟隔壁老王生的。
虎毒不食子,当初魏王李琏和赵洵在酒楼之上争斗失手把赵洵推下楼去,致使赵洵“身亡”,显隆帝也只是责斥了魏王一番,提前把他打发到了封地就藩。
从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显隆帝的态度。
如今赵洵干脆利落的砍下了魏王李琏的脑袋,爽确实是爽了,但也得考虑到显隆帝接下来的雷霆震怒。
当然了,赵洵是占着理字的。
毕竟魏王李琏公然勾结西域胡族谋反,想要率部进京清君侧篡位。
这个是无数人在场证实的,有这么多人证在,显隆帝即便是想要耍赖不认也不可能。
但赵洵还是要做好备选方案。
那就是一旦显隆帝发疯针对他,他该怎么做?
不回长安自然是最好的选择。
可是如此一来他的家人们怎么办?
所以不管怎样,他还是要回到长安的。
有山长在,有国师在,有青莲道长在,赵洵也没什么可惧怕的。
思定之后赵洵便写好奏疏,请三师兄龙清泉动用传送术将奏疏传至长安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