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队的后院,周二牛披着件洗得发白的旧工装,手里提着一桶冒着热气的猪食,嘴里哼着不知名的红歌。
盖着塑料布的猪圈里,一排嗷嗷待哺的小猪听到脚步声,立刻骚动起来,哼哧哼哧地挤到栅栏边,粉嫩的鼻子在栏杆缝隙间拱来拱去,仿佛在催促他快点开饭。
陈跃华站在栅栏外,见到本被自己嫌弃的工作在周二牛的手里变得有声有色,心里多少有些复杂。
也许这就是母亲说的,人贵在知足吧!
看着周二牛舀了几勺猪食,陈跃华随手捡起块小石子撇了过去,“嘿!”
周二牛扭头一看,见到来人是陈跃华,随即笑了起来:“华子,你咋来了?”
“我这不是不放心吗,万一哪天被刘主任捆了,我也得心里有个准备不是!”
“那我看你要失望了,你给我那东西可真神了,这才三四天儿,隔壁圈的老母猪都胖了一圈儿了!”周二牛是喜笑颜开。
“你可悠着点儿,万一给你评上个模范饲养员,那可咋整!”陈跃华打趣道。
“我看报纸上都登了,掏粪工人都能当全国劳动模范,我看我也不差。”
“说你胖你还喘上了,我给你那东西只能应应急,时间长了还得靠你自己,可别露了怯。”
“你放心吧,养猪可还真是个精细活,就跟人一样。你看天冷了吧,就不能吃凉食,不然肠道受不了,影响食欲就不长膘。
还有,喂食要定时定量。大猪每天早晚各喂一次,小猪早中晚喂三次。时间要固定,不能随意更改……否则容易抢食,有的就吃不上。”
周二牛说起养猪经验倒是滔滔不绝,哪像是个刚刚养猪没几天的新手。
“二牛,你这都是这几天总结的?”陈跃华一脸的难以置信。
“也不都是,宿舍里不是有教养殖的书吗,我没事儿就看看,这叫理论结合实际。”
“你啥时候看上书了,你不说斗大的字,也认识不了一筐吗?”
之前陈跃华的心思根本就没在养猪的身上,所以书摆在饲养员宿舍落了一层灰,他也没翻看过一次。
“这不参加了几次扫盲班,闲着也是闲着,看看书练练手。”
“扫盲班?”
陈跃华这才想起来,为了响应国家号召,许多下乡的知青都会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,办扫盲班来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。
公社中心小学的代课女教师,也会在每周一、三、五晚上,办成人夜校轮流上课,苏晓芸也不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