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锦梨尽量先做了一些铺垫,眼瞅着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切,她的话题一转,便提到了筹集资金上来。
听说要钱,原本叽叽喳喳的场面忽然变得安静。
孟锦里早就料到这种情况,她毫不慌张,“当然咱这都是出于自愿,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,也算是为咱们商会打响第一枪做出贡献。”
“有句话我先说在前头,这个庙宇是咱们县自己建造的第一座,绝对意义非凡,史书上肯定会有一笔记载。”
“到时候,但凡是参与捐款的,也一定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中,这一点,绝对有保障。”
在场的人有些动摇,只不过还没有人站出来,毕竟修建庙宇不是几两银子就能解决的问题。
“像是砖瓦还有木料,我们可以捐赠出来,到时候按照市场价格折现,然后按照折现的数额,记录到咱们的居照明册上。”
孟锦梨趁热打铁,“最后,会根据捐赠物资的贵重程度,把咱们的名字排列起来,书写在史书上面,流传下去。”
张虎瞧着孟锦梨说的话打动了在场的人,他也赶紧跟着附和。
“对对,这一点县太爷说了,到时候他还会亲自提笔,将咱们这边的情况书写好了,传到京都去。”
“传到京都?是要给皇上看吗?是这个意思吧?!”
站在前面的好事者大声询问,似乎下一刻就要掏钱。
张虎赶紧回应,“当然,那是必须的!咱们到时候庙宇一修建成功,还会请来知府大人验收呢。”
“那每个人要出多少?最少出多少?”
张虎惊讶的看了孟锦梨一眼,这个问题,之前跟孟锦梨讨论过。也正因为讨论过,他是当真佩服这个姑娘。
押题竟然全都押对了,这些人询问的都是他们提前准备好了答案的。
“五两银子不嫌少,五千两银子不嫌多,大家量力而行。”
五两银子对于一些个体户来讲,也不是太重的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