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,周文王姬昌之子,燕候克之父,姬姓,名奭,又称召公、召伯、召康公、召公奭,西周宗室、大臣,与周武王、周公旦同辈。”小天师想了想:“据说周武王十三年,姬奭跟随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,商朝末代君主帝辛自焚而死,商朝灭亡。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大钺,姬奭手持小钺,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,向上天和商朝百姓宣告帝辛的罪责。周武王灭亡商朝后,建立周朝政权,史称西周。这是最初关于召公的记载,后来周武王建立周朝后,为巩固政权,实行分封制,大封功臣与宗室,于是将姬奭封在蓟地,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。但姬奭没有前往蓟地就封,而是派他的长子姬克管理蓟地,自己则留在都城镐京任职,继续辅佐周王室。周武王于是将京畿之地召封给姬奭,故称召伯、召公或召公奭。”
“你记得这么清楚?”众人吃惊于小天师的博文广记。
“不是。”小天师摸了摸鼻子:“那个,我见过一个大钺和一个小钺,据说就是当年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的大钺,以及姬奭手持的小钺,那两个钺,辟邪相当的理想,简直是神器级别!”
众人一噎,怪不得他知道的这么清楚,记得这么明白。
合着有这样的经历啊!
“原来就说过的,周成王临终前,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任君主之位,于是命令姬奭与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姬钊即位。周成王死后,姬奭、毕公率领诸侯,引导太子姬钊拜见先王庙,反复告诫他周文王、周武王能够成就王业,来之不易,重要的是在于节俭,没有贪欲,以专志诚信来统治天下,写作《顾命》。于是,太子姬钊即位,是为周康王。也就是我们挖掘的这个古墓的主人。”小天师道:“姬奭辅佐周成王、周康王两代君主,开创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的”成康之治”,因为姬奭最初辅佐周武王灭亡商朝,因功受封蓟地,建立燕国。但姬奭没有就封,而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,自己留在镐京辅佐周王室。周武王死后,周成王继位,姬奭担任太保,与周公旦等共同辅佐周成王。并与周公旦分陕而治,陕地以西姬奭主管;陕地以东周公旦主管。姬奭治政很得百姓拥护,曾在棠梨树下判断案件、处理政事,从侯伯到庶民都得安置,无人失职。《诗经·召南》作有《甘棠》一篇,称颂此事。”
“姬奭治理陕地以西地区,很受百姓拥护。姬奭巡行乡里城邑,当时有棵棠梨树,姬奭就在树下判断案件处理政事,从侯伯到庶民都各得安置,无人失职。姬奭死后,而百姓思念他的政绩,怀念棠梨树而不敢砍伐,于是《诗经·召南》作有《甘棠》一篇,来称颂此事。这便是成语”甘棠遗爱”的典故由来,后世多以甘棠遗爱颂扬离去的地方官。”小天师看了看那巨大的棺椁:“其本人也是百岁高龄才谢世,但是他乃三朝元老,年纪肯定比周康王要大许多,肯定也比周康王姬钊要早些去世,应该是陪葬天子之墓,这可能就是召公姬奭,棺椁外面的应该是棠梨木。跟外面的那些殉葬的妃子不同。”
“这有什么不同的?”独孤浩炎不太理解了:“都是埋一块儿。”
“陪葬,是指以器物、牲畜或人与佣同死者葬入墓穴,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。以人陪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,而陪葬与殉葬不同之处在于,它是等待活人正常死亡后以葬于墓中。其中,有的是死者的妻妾、侍仆被随同埋葬,也有用俑、财物、器具等随葬,他们死后会把生前享用的一切,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。”小天师停顿了一下:“活着的时候就送下去……。”
独孤浩炎不吭声了。
脸色乌漆墨黑的,一看就是不高兴了。
任何时候,生埋活人都是最残酷的事情。
“呵呵呵,这种很常见的,不要在意。”王一水教授道:“商人相信人死以后,灵魂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,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,一切按照”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”的礼制办事。奴隶主贵族死后,都用奴隶为之殉葬,以供其死后奴役驱使。我们做考古的人,已经看的太多了,记得我年轻那会儿啊,在河南安阳发掘的奴隶主墓葬中,一般都有几个、几十个人殉葬,有的大墓中,有二、三百人殉葬。有的骨架旁放着刀剑,是武士奴隶;有的骨架旁摆着车马,是驾车奴隶;有的骨架残存有狗骨,是养狗奴隶;有的骨架旁没有头骨,头骨在另一边,是被杀后殉葬的奴隶;有的骨架上手骨还被反绑在背后,并有明显的挣扎痕迹,是被活埋殉葬的奴隶。只是当时没有见过这么多而已,前头光是一个万人祭坛,就比那些个古墓加在一起,死的人还多。”
他们以为死了三千多人的那个古墓已经是很大规模的殉葬了。
谁知道这里还有一万多的万人祭坛。
三千年了依然在作祟。
没有道淼的火速支持,现在还不是道什么样呢。
“那个,别说这些了,这个棺椁能开么?”陈长庚开口,打破了沉闷的气氛:“这可是甘棠遗爱!”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