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来看看这份来自永明堡(今海参崴)的情报资料?”n9月13日,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,掠过永泰堡(今札幌市)官厅斑驳的木质外墙。檐角铜铃在风中轻晃,发出细碎声响,似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不安。n北瀛岛拓殖队两位核心负责人——齐永泽与卫仲龙,难得相聚于此,共同谋划下一年度的发展大计。n在完成本年度移民工作后,拓殖区暂时卸下了最为沉重的担子。n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,相反,基础建设的重任接踵而至,它关乎着地方实力的夯实,也决定着移民中转基地战略地位的稳固。n这一年,对新华而言意义非凡,移民规模创下历史新高。n截止8月24日,随着最后一艘移民快船驶离北瀛岛,拓殖队进行了初步统计,数据显示今年共计有九千三百余移民被运回了新洲本土。n其中,葡萄牙人出动了六艘排水量在400-600吨的商船,在拆除了几乎所有的火炮及无用设施后,足足装运了两千二百名大明移民。n尽管,这九千余移民在长途海运过程中,多少都会有一点损失,但最终能安全抵达新洲本土的人数也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,新华的总人口规模由此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。n也许,在下一个移民季,年度运输移民就将超过一万人!n这对新华而言,足以成为一个里程碑的事件。n而被大量“抽血”的北瀛岛拓殖区,人口依旧保持了小幅增长态势。n虽然,辖下几个县份、独立拓殖点尚未将各自人口数据汇报上来,但通过去年的旧有数据和今年到港移民船只,也能大致估算出整个拓殖区的人口数量应是维持在52-53万人左右,在整个北方地区也当属人口稠密之地。n北瀛岛拓殖队除了在原千岛群岛、库页岛等地设立若干移民定居点,还在去年四月间,于原海参崴、纳霍德卡两地成功建立了拓殖点,分别迁移了数十人,并于当地大量收集皮毛资源。n在今年五月,拓殖队又派出了两艘百余吨的武装探索船,进抵黑龙江入海口,然后沿河上朔,一路驶至与乌苏里江交汇处(今伯力市)。n随即,在此设立了一座小型木寨,并派驻三十余武装民兵。n这座木寨虽然简陋,却在外东北地区扎下了一颗关键的锲子,算是填补了穿越者内心深处的那份遗憾。n当然,这般迫不及待地将势力深入至外东北地区,也隐有掏建奴“后庭菊花”的战略用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