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都没考,你就知道我能通过笔试?”
肖海洋点头,“我看过你的翻译,英文俄文水平,在县城里很难找对手,所以,自信点。”
“对了,面试不准穿带补丁的衣服,做身新的。”
周婉浑浑噩噩进了电视台的大门,脑子里还在回想,肖海洋说过的话。
“应聘时政岗位的,在一楼参加笔试,三语岗位的,在二楼参加笔试。”
时政岗位的人,明显比三语的多得多。
楼下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,穿军装的好几个,另有其他穿蓝色工服,气氛似乎很热烈。
周婉上了楼,迎面就见到四个中年人,坐在那,手里都捧着书,两个带着老花镜,另一个端着放大镜看报纸。
完全是老年组。
周婉在一旁坐下,其中拿放大镜的人抬头看了她一眼。
“走错了,时政的在一楼。”
周婉点头,“好的。”
啤酒肚大叔撇撇嘴,拉着一旁的女人,开始点评今天的报纸。
一旁的监考员,就坐在屋子里,能清楚听到他们的对话。
那人说得头头是道,还有些咬文嚼字的意思,听着像是提前准备过。
这人难不成实际上是想要面试时政岗位?
毕竟三语的岗位,偏向娱乐,而且没有群众基础,是新开设的方向,自然比不上时政方向。
周婉什么都没说,也没拿出书看,只是进去填资料,等着发卷子。
卷子是三语的,俄语题目,要求用英语作答。
但是内容很简单,都是基础问题,背面的中文问题,是考察对于外国名著的阅读量。
周婉上辈子就喜欢看书。
看的还是原文书。
这些对她来说并不成问题,很快打完,准备交卷,一看时间,才过去20分钟。
“你好,交卷。”
周婉拿着卷子,递给了前面的人。
“切,小姑娘,题都看不懂吧?”啤酒肚大叔的声音悠悠传来。
周婉一笑,“看不看得懂另说,但我能看清。”
她意有所指,看了一眼男人手里的放大镜,憋着笑,拎起背包。
周婉下了楼,就看见一楼那些人还在考试,自己果然是第一个出来的。
她转转眼神,进了一楼考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