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腾小说

迈腾小说>民国之文豪崛起 > 369诗与情(第2页)

369诗与情(第2页)

&esp;&esp;就在马珏偷看周赫煊时,那个叫陈栋的男生也在凝视着马珏。他感觉这首诗写出了自己的心声:喜欢的人近在咫尺,却犹如远在天边,可望而不可即。天上的云彩在千万里之外,却和喜欢的人融为一体,已经走进他的心里。

&esp;&esp;同一首诗,在不同的人眼里,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。

&esp;&esp;梁思成、林徽因、马珏、陈栋他们对诗的理解,都跟爱情有关。这是一种情感折射,《远和近》犹如一面镜子,照出他们隐藏在心底的所思所想。

&esp;&esp;巴金还没有喜欢的恋人,他完全从哲学角度来分析这首诗,探寻生活与人性的本质。在《远和近》的诗句中,人际关系被扭曲倒置,人与人因心灵的阻隔而疏远,人与自然反而变得更加亲近。

&esp;&esp;在巴金看来,《远和近》充斥着一种孤寂和凄凉,体现的是人性的矛盾。

&esp;&esp;“这首诗,越读越有意思。”巴金笑道。

&esp;&esp;巴金也是会写诗的,18岁就在上海《时事新报》发表新诗《被虐待者的哭声》。九一八到抗战胜利期间,他写了许多抗战诗,诗歌主题都比较大,并不纠结于个人那点小情绪。

&esp;&esp;巴金在九一八时写的诗是这样的:“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,哭泣是一件很可耻的事。我们的眼泪已经流得够多了!这给人做枪靶子的生活也过得够多了……”

&esp;&esp;而到全面抗战爆发时,巴金的诗已经变成这样:“我们再没有眼泪为你们流,只有全量的赤血能洗尽我们的悔与羞;我们更没有权利侮辱死者的光荣,只有我们还须忍受更大的惨痛和苦辛……”

&esp;&esp;对于巴金来说,不管是诗歌还是小说,都是承载思想的工具,他似乎不屑于写情诗和苦闷诗。
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&esp;&esp;几个学生迅速地把诗歌抄录好,马珏没有抄,她已经记住了诗歌的内容,接下来一直不怎么说话,只是偶尔偷偷看上周赫煊几眼。

&esp;&esp;陈栋问道:“周先生,前不久我读到一首《我爱这土地》,结尾两句非常精彩。你知道这首诗吗?”

&esp;&esp;“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?”周赫煊笑问。

&esp;&esp;“对对对,就是那首,”陈栋说,“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会背诵,可惜‘夜风’没有其他作品。你认识这位叫‘夜风’的诗人吗?”

&esp;&esp;周赫煊不想撒谎,模棱两可道:“算是认识吧。”

&esp;&esp;“他是谁?”其他几个学生连忙询问。

&esp;&esp;“他不想暴露身份,所以我也不能说。”周赫煊道。

&esp;&esp;“那真是太可惜了。”陈栋遗憾道。

&esp;&esp;巴金还没读过《我爱这土地》,他问:“你们在说哪首诗?”

&esp;&esp;学生们立即把诗朗诵出来,巴金听了之后拍掌赞道:“写得真好,称得上爱国诗当中的佳作!”

&esp;&esp;林徽因没有参与讨论,继续考察碧云寺古建筑去了。梁思成跟在她身后,两人不发一言,却极有默契,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了解彼此。

&esp;&esp;日头渐渐西斜,众人结伴下山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