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“你不懂,”常凯申叹息说,“易帜一事,美国人和日本人在中间动手脚,张汉卿压力很大,我的压力也很大。
张汉卿是内外交困,想说服他做出决定,是非常艰难的。
”陈修和说:“校长,我倒是想起一件趣闻。
”“什么趣闻?”常凯申问。
陈修和笑着说:“周先生的新书《菊与刀》一出版,张少帅直接订购了5000册,说是要让东北的文武官员全部熟读此书。
”“是什么书啊?值得张汉卿那么重视,你给我找一本来看看。
”常凯申对此颇为好奇。
当天下午,陈修和便送来本《菊与刀》。
常凯申翻开来一看,顿时知道张学良为什么让东北当官的熟读了。
他闲得无聊,把此书当做消遣作品,越往后面读,就越感到震惊。
周赫煊版的《菊与刀》,在原著的基础上改动很大,超过一半以上的内容都不相同。
总论日本民族性,讲战争中的日本人,讲生活中的日本人,讲日本起源,讲唐宋两代对日本的影响,讲明朝时候的日本,讲明治维新及大陆策略,讲日本对台湾、山东和东北的企图,开始分析日本对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企图,讲中日开战后的可能情况,讲日本的国际外交形势,讲日本的劣势,讲中国对日本的优势。
整本书前面三分之一讲事实,中间三分之一预测未来,最后三分之一分析两国国情。
一旦中日开战,这本书几乎可以成为中国抗日的指导性学术著作。
但日本真敢全面侵华吗?常凯申对此表示怀疑,他觉得周赫煊太过危言耸听,日本最多图谋东北而已。
但不管是不是危言耸听,《菊与刀》的论述确实极为精彩详实,而且还具备国际视野,让常凯申拜读之下收获良多。
常凯申要在北平香山住一两个月,等冯玉祥来京后(如今还在路上),与阎锡山一起开分赃大会。
他身边没带家属,又不方便到处瞎逛,每天除了接见客人外,就只能靠看书、看报打发时间。
由于《菊与刀》和《大国崛起》这两本书,常凯申对周赫煊产生了极大兴趣,干脆把周赫煊的所有著作都搜集过来。
碧云寺行馆的书房里,《大国崛起》、《枪炮、细菌与钢铁》、《菊与刀》、《神女》、《狗官》、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神雕侠侣》、《倚天屠龙记》(单行本)……摆了整整半个书架。
《枪炮》属于纯学术著作,常凯申看了开头就失去兴趣,他对《神女》和《狗官》也不太喜欢,甚至是厌恶。
不过那三本武侠小说,却让常凯申看得津津有味,被他称之为“消遣解闷的好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