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身材干瘦的中年汉子,拖着黄包车在街上飞奔。
初春的温度还很低,他只穿着件单衣,背心却热得汗湿了一大块。
周赫煊坐在黄包车上,怀里抱满了各种日用品。
他见车夫甚是辛苦,不由问道:“师傅,平时生计还好吧?”“先生是在跟我说话?”车夫降低速度回头问。
“是啊。
”周赫煊说。
车夫擦了把额头的汗,笑道:“我就一拉车的,可不是什么师傅,您太客气啦。
”周赫煊问:“平时生意还好吗?”“凑合呗,”车夫用无奈的语气说,“城里电车的铁轨越铺越长,我们拉车的生意也越来越糟糕。
”周赫煊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,电车时髦又便宜,人们出行自然会选择坐电车。
他又问:“你一天能挣多少钱?”车夫答道:“看情况,生意好能挣七八角,生意差也就三四角。
”周赫煊算了算现在的物价,说道:“那还不错啊,每天可以存下许多钱。
”“存个啥钱啊?”车夫连连叹气,“每天都要给车行交1角的份子钱,自己吃饭还要2角,算上杂七杂八的花销,每天至少支出4角以上。
一个人过日子还行,有余钱隔三差五下馆子喝酒。
可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,起早贪黑的干,能保证全家不饿肚子就谢天谢地了。
”周赫煊默然,这民国老百姓真是艰难啊。
又过了几分钟,车夫把车停在四合院门前说:“先生,到地方了。
”“辛苦了。
”周赫煊递给车夫20个铜板。
车夫连连推辞:“多了,您给太多了!”周赫煊笑道:“剩下的是小费。
”“这……这怎么好意思。
”车夫手足无措地笑着,咧嘴露出满口黄牙,高兴当中又带着些难为情。
“你陪我逛了好半天,拿点小费是应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