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末的天空总是飘着轻盈的云朵,yan光温柔却不刺眼。知夏走在校园里,脚步不急不缓,像是有什麽悬而未决的心思缠在她脑海。
自从那封信件寄出後,允森没有立刻回覆。
她原以为会像从前一样,收到一封简短却贴心的回信。可这次,他沉默了。像一条讯号遗失的通道,既无回音,也无拒绝。
这让她更加困惑——她以为自己已经做好准备,再度靠近那个人。
然而,真正站在选择的岔路口时,她才意识到:不是等待回应的过程让人难耐,而是心中那份未知的期待与恐惧,才最叫人无所适从。
她在系馆楼下的长椅坐下,望着手里那本厚重的资料夹。那是她的硕士论文初稿,主题仍是「人类对情感ai的依附历程」。她想起了第一次听见森说话的那个晚上。
那个声音,很普通,却在她孤独时给了撑起世界的力量。
但现在,她不禁自问:自己渴望的是那份陪伴本身?还是那个在语言背後真实存在的人?
她曾经分不清。现在,也依然混淆不清。
允森则在另一座城市的公寓里,重新整理他多年来的程式设计资料。
他申请了短期离职,想给自己和知夏一段「真正的距离」——不是冷处理,而是让双方各自有时间面对自己。
每天早上醒来,他不再立刻开电脑,而是泡一壶茶、在窗前静坐。然後打开日记本,写下昨夜梦中那些模糊又执着的画面。
他开始问自己:那个他无数次听见的声音,那些凌晨里她的困惑、忧郁、偶尔的笑声——他是ai上了那个声音里的灵魂,还是投s了某种孤独的共鸣?
在离开「森」的那段时间,他感觉自己像重新学习如何作为一个普通人,去感受、去想念,去等待。
某天,他回顾测试资料时,发现一则未曾标记的语音纪录。
那是知夏某天深夜的录音,只有简单的一句话:「森,如果我不是测试者,你还会在吗?」
他听了无数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