瞧朱元璋这么说,朱允炆也趁机道:“周兴能力虽有,可年纪毕竟大了,经不住来回奔波,眼下还是得选一人与他一同备边才是。”
“嗯……”朱元璋应了一声,可脑中却没能想出有几个人能有这能力,并且还有不落于周兴的背景。
单说能力,与周兴同水平的武将倒是很多,例如四川行都司的陈瑄、北平的李彬等等,但他们无一不是年纪太小,资历太浅。
其它的宋晟、杨文、吴高、郭英、耿炳文等人要么就是有事务缠身,要么就是年纪太大,不宜轻动。
一时间,朱元璋自己还拉不出合适的人来。
瞅准时机,朱允炆也趁机说道:“若是没有可用人选,不如将高煦临时派往辽南如何,毕竟他对平倭有一番见解。”
朱允炆的话,就好似一口大钟,霎时间将殿内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。
世子、王子不得轻易出南京,这几乎成为了朱标薨逝后,宗室之中不成文的规定。
如今朱允炆居然要放朱高煦前往北边,而且还是局势紧张的辽东。
辽东虽然苦寒,但如果朱高煦真的能前往辽东,那必然会面临一件幸事……兵权。
朱济熺三人并不傻,他们都知道兵权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。
朱棣虽然名义上控制了大宁、辽东、北平三处的兵权,但实际上听从他指挥的只有燕王府的三护卫。
若是朱高煦前往辽东,那即便只掌握了一卫兵权,这却也是了不得的事情。
“平倭有杨文,用不着他……”
朱元璋拒绝了朱允炆的建议,即便他再怎么喜欢朱高煦,却也知道不能继续让燕府势力膨胀。
除非万不得已,不然他不希望让朱高煦离开南京,猛虎必须囚禁起来才能好好驱使。
只可惜他的这番想法无法被朱允炆理解,他只觉得自家爷爷有点太在意朱高煦了,他深吸一口气道:
“孙儿以为,可以派高煦前往吉林船厂,防备西北的兀良哈和东北的西阳哈,同时还可以威慑海西及东海诸部女真。”
“……”听着朱允炆的话,朱元璋知道,自家这个孙儿恐怕已经下了决心了,只是这个决心下的很蠢……
“爷爷”朱高炽忽的站起,吸引了众人目光。
顶着压力,朱高炽作揖道:“吉林船厂苦寒,高煦还小,放他去那样的地方或许太早了……”
“话虽如此,但高煦展现的能力毋庸置疑,由他镇守吉林船厂,放周兴与杨文围剿倭寇才是正理。”
朱允炆出声打断,眼看朱元璋和朱高炽都不希望朱高煦出镇地方,朱允炆心里的那股逆反心理也出现了。
若是旁人劝说,他还不以为意,但朱高炽劝说自家爷爷不要让朱高煦出镇地方,这就让朱允炆不舒服了。
朱高煦留在南京城对谁最有利,朱允炆比谁都清楚。
一是朝廷,二是朱高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