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于辉以肘杵他,“人家姑娘问你的意见,但说无妨。
”卓明不免有些拘谨,“姜姑娘的琵琶曲既含南方小调之婉约,又如清泉流淌般灵动,实属仙乐。
”侍女满意了,“姜姑娘早已听闻卓大人才情斐然,故遣奴来向大人讨句诗词,望大人不吝文墨。
”“姑娘初来永宁,若得大人一句夸赞,日后也好堵那嫉妒小人骂她‘浪得虚名’,大人若愿意,这桌酒菜我们姑娘买单。
”“还有这等好事?”吴于辉惊叹,“姜姑娘可要我的诗词?下回再来时,亦给我们免了酒菜钱。
”卓明去推他,“于辉贤弟,这恐怕不妥。
”他们确实没钱,但也不是这般爱占便宜的小人。
“姜姑娘才情大家有目共睹,若需卓某几句粗鄙的词句,拿纸笔来就是,这酒钱却是不必免。
”吴于辉从善如流,“开个玩笑罢了,明兄莫当真。
”朝侍女道:“还不去拿纸笔来?”侍女欣喜,“奴这就去。
”姜韵枝下台不久,侍女就将卓明和吴于辉的诗词拿来了。
听侍女将吴于辉夸张的表现活灵活现地转述,不禁莞尔,也就是坑卓明这样的书呆子了,否则他得露馅。
只见卓明写道:弦底春水绿波皱,月下吴语碧纱笼。
曲似流云过画舫,声如碎玉落青骢。
倒是一点感情都不流露,只赞琵琶曲动听。
想到卓明家有贤妻,不禁在心中赞了他几分,是个谦卑拘谨之人。
*待天香楼前院的酒楼打烊,苏瑾棠与徐掌柜一同在大堂打着算盘,寻常倒是不急着一日便要将账算清,但今日不同,首战告捷,两人连夜算账。
虽是酒钱半价,但今日来的人不少,囫囵一算,竟然还有盈余。
徐掌柜感叹:“苏老板好计谋,若是十天半个月地请姜姑娘来一回,也是不错。
”苏瑾棠笑道:“今日是头一回的新鲜,才多了不少看热闹的人,若是天香楼时不时地半价,岂不是砸了招牌。
”要是时不时地降价,有些人平时怕是就不来了,只等降价再来,更加赚不到钱。
有钱人也不是冤大头,专挑贵的买。
他们要的是更多人来,而不是给原本就会来的人优惠。
而且姜韵枝靠今日抬了身价,今后可以再来,却不能常来。
“今日天香楼如此盛况,怎的不叫我?”萧宇承摇着折扇踏进大堂,好一个遗世独立翩翩公子。
苏瑾棠瞥徐掌柜,轻声道:“您没告知殿下吗?”徐掌柜抖了抖胡须:“你也没说吗?”两人不由讪讪,徐掌柜念着自己年长,没有将苏瑾棠推出来的道理,于是上前道:“殿下,是我们的疏忽……”“徐叔不必自责,今日的账理完便早些歇着,苏老板年轻有为,当挑大梁才是。
”得,这是要向她问责。
“殿下,账已理完了,今日的进账,刨去这些天着人散步消息,以及今日食材酒水的本,还有盈余,您瞧瞧。
”苏瑾棠:你看,给你赚钱了,就别拎着点小事不放。
萧宇承朝上前欲言的徐掌柜摆摆手,止了他的话头,拿过了苏瑾棠手中的账本往上走,“账本的事我不懂,苏老板与我详细说说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