锏名亢龙,弓名惊风
华盖殿里。
朱元璋身穿龙袍,四十岁的他正值壮年,龙精虎猛,提笔在奏折上笔走龙蛇,快速书写着关于海禁条文的批复。
方国珍虽然平定,但陈友定残部依旧猖狂,在沿海一带勾结倭寇洗劫百姓,简直猪狗不如。
之前,虽已下令将沿海的百姓迁离至内陆,又派兵去征陈友定。
只是海禁的具体律法还没有草拟,如今正在促成此事。
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批奏章,朱标则是在他侧面,另摆上一条桌案,也抱着一堆奏折在批复,也算是开始实操了。
胡翊奉旨前来。
这还是他锏名亢龙,弓名惊风
说实话,朱标这一句2400里地,可真把胡翊吓住了。
只是后面朱标的善意提醒,让胡翊立马就进入了状态,心里知道了此行的重要性。
“臣,谢过太子提点之恩。”
胡翊向朱标见礼表示感谢,朱标立即将他扶起,拉近了距离,小声说起道:
“你我将来是一家人,不必拘礼,快去后宫一趟,姐姐在等你呢。”
胡翊告别朱标,立即回到后宫。
李贞和朱静端、朱静敏正在那里等他。
换洗的衣物和文书、令牌,李贞都已为胡翊准备好了。
朱静端也是快步走过来,知道事态紧急,红着脸,双手递过来一个荷包,声音糯糯地说道:
“我为你求了平安符,希望你此去一切顺利。”
胡翊也顾不得别的了,只得最后嘱托了李贞两句:
“李大爷,我那些堆肥,隔几天帮我翻一遍,蚕豆长出来寸深的时候,就劳烦您帮我将那些肥料追到地里,等那蚕豆长出来,您给我留几粒,这东西我将来有大用。”
李贞点了下头,说了声“记住了”。
胡翊这就立即出宫。
宫门外,已经有六人牵着马匹,在等着他了。
为首一个精瘦的中年人,皮肤显出厚重的古铜色,看着相貌平平无奇,走起路来却带着一股威势。
此人来到胡翊面前,立即便见礼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