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梓程的计划是弄一个摊车,卖煎饼果子。
前一世,他在离开安徽之后去了北方发展,自然有困苦无依的时候,也学了不少吃饭的本事,而做煎饼果子可以说是他最拿手的一个,仅仅两三分钟就能做出板板正正的一个,味道比本地的还要正宗。
此时于这个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说,改开初期,人们都还没有完全适应全新的经济体制,街上看得到店铺,却很少能见到有在街边摆摊的,餐车就更没有了。
为什么?
因为没人敢。
若是放在两年前,这种行为就叫“投机倒把”,是要被抓起来的但是放在1980年,却是完全允许的。
另一方面,这种来自于京城那边的美味小吃,在现如今的宿州根本也见不到,没得竞争。
怎么不是个来钱的好法子?
翌日清晨,孙梓程起了个大早。
在街边一家早餐店花八分钱买了个烧饼加小粥,草草解决了早餐,之后就直接去了供销社。
隔着老远,他就看见一个裹着大衣,戴一顶黑色布帽,模样有些鬼鬼的人,颇像个小偷。孙梓程嘴角扬起一抹弧度,当即快步朝着那人走过去。
“老兄,粮票看一看吗?”
“同志,油票要吗?这个可不好搞的呀……”
那人就站在一个巷口,时不时地拉一个路人问两句,扯开衣领子给对方看看藏在衣服内侧的东西,却是频频被拒。
票贩子!
在这年代,不管买啥都得有票。
孙梓程从后面拍了拍那人的肩,后者警觉地转过头来,看清了来人。
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,他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。
“怎么?小兄弟你要票啊?”
他瞥眉问了一句。于这个也久的,倒很少见到有这个年纪的顾客。
“四轮的推车,大点儿的,票有吗?”
听到眼前这小子这样讲,票贩子才咧嘴一笑,露出两颗大黄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