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位置,西边临街、东临筒子河,绝对的独门独院。
光是大门就宽了一倍,然后是两对门墩、门当是由青灰色花岗岩的抱鼓石组成,足有六十公分大。
除了门当,还有两对黄花梨门簪,隐约能看到祯祥、吉庆、福、寿等字样和花纹。
然后是高门槛、墙上刷着大漆也就算了,居然还有绘画,离得远还看不见,得凑近了看。
徐谨言摸出王老爷子给的钥匙,还没开门。
门口的一对汉白玉狮子就吸引了徐父和徐谨玉的目光。
已经跟长了个子达到一米六的徐谨玉一样高的狮子,脚踩着绣球,蹲坐在基座上,身上雕刻了9圈祥云纹。
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能配的起的,可惜脏兮兮的,临路的那个基座上还缺了一块。
进了大门,入眼就是一面三米长的一字型大影壁,上面画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的图案。
转过影壁,第一进的院子中间有一口用石头雕有蝙蝠、梅花鹿和乌龟的井,也就是古时候讲究的福禄寿。
院子挨着外墙的地方,栽了许多的石榴树和无花果树,此时虽然不是结果的季节,可长得却极为茂盛。
与刚才的院子铺的都是砖块不同,这里地面铺的全是整整齐齐、尺二见方的大青石,而且还全都刻有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。
一进院子没什么好说的,无非就是几间客房和几间倒座房。
是古时候给下人住的屋子和私塾、客房、马房什么的。
穿过垂花门,便是二进院了。
这个院子就比前院大的多,房顶还多了一层飞檐,正房与厢房的硬山顶不同,是歇山顶。
房檐下面,便是抄手游廊,可以避风、避雨不说,还联通了正房和东西厢房,下雨、下雪的时候也不用打伞。
格局和刚才的院子一样,同样是三间正房、东西各三间厢房。
但面积却要大了一圈不说,还有花圃和竹林穿插在房屋之间。
可惜的是,因为太久没有打理,地上的杂草有半人多高。
若是好好打理一番,不知会有多漂亮。
再往后,就是三进。
古时候,就是女眷的住所,所谓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。
讲的就是女眷大多都是在三进院和二进院里活动,轻易不会去前院。
至于大门,那更是不会出了。
“这院子。。。不是一般人住的吧?”